近來,遊戲業界的熱門話題,離不開「VR」這兩個字,其實中最熱門話題,當然是Oculus Rift。
當初 Kickstarter時期,並沒有去支持,直至 John Carmack離開自己創立的id Software轉投,Facebook收購,於是開始放點心神去留意,結果慢慢引起整個 VR熱潮;無論怎樣,也要去投入一下。
今天,它正式發售的版本,終於來到我手中。
打開盒的內容 |
第三個Xbox one手掣... |
今年年初預訂當日,成功登入官網,但付款那一刻看到,付款地址與郵寄地址要一模一樣,立時望梅輕嘆,轉而打算遊說身處英國的弟弟代訂,直至前陣子,眼見eBay成功價接近英國的弟弟預訂及寄回來的費用,於是花了一個星期,最後成功以目標價搶了一部回來。
Oculus Rift硬件本身沒有甚麼可說,還是說說軟件。在嘗試過的東西之中,值得一說的有,以下三個:
Lucky's Tale
套用 Oculus原話:「當說起 VR,從來沒有人會想起推出這類平台動作遊戲。」的確,遊戲公布時,我也同樣感到奇怪,可以嗎?說穿了,《Lucky's Tale》實在是 Mario 64,外加主角是超音鼠 Tails的造型,玩法上完全沒有分別。意想不到的是,這開發團隊會想到一些不錯、巧妙的手法,用在 VR眼鏡身上。
舉例來說,下隱藏水道的關卡,從正面去望,看得出有些金幣設定在木板柱後面,但當去收集時,卻又忍不住移動頭部去看清楚,是不是一個不漏。又例如,在某一處跳階段向上爬,我忍不住站起來,看看最項端有沒有怪物在等待。
暫時來說,《Lucky's Tale》最令我感到驚喜、有興趣玩下去的作品,難怪 Oculus購入獨家發行權,並免費公開。
Project Cars
理所當然,賽車遊戲是 VR首選之一,又怎會不去試?可惜,一踏油門開車,即時感到頭暈......堅持十多分鐘,泛起嘔吐感,被迫整晚停止下來。第一個念頭是「不習慣」,但自己本身從來沒有在 FPS、閃爍、3D等,甚至其他 VR作品,出現過這問題,為何惟獨《Project Cars》會令我這樣?一般來說,感到頭暈的主因是,眼部接收的訊息,與腦部產生衝突,會不會是設定有問題?
長話短說,VR需要擴大視角,但同時圖象會變形,一種昂貴解決方法,用上特製鏡片,另一種更加便宜的是,預先計算好變形情況,然後輸出,雖然Oculus Rift、SteamVR這一代的 SDK早已自動進行這一步,但這方法本身更加講求精確,故此,決定從這方面探索,學懂一些開發 VR作品的概念。
BigScreen
看過很多評測,不約而同推薦《Virtual Desktop》,但最後結果令我更感興趣的是,這款最近才進行Beta的同類軟件。置身於虛構世界,影射回本身電腦螢幕,兩款軟件也是差不多,但《BigScreen》卻加入LAN Party,能夠讓四個人聚在一起,並同時顯示出大家本身的電腦螢幕,一齊打機,又或者一起看電影,完全是未來社交軟件的遠景。
大家最關心的問題,值不值得敗入 Oculus Rift、HTC Vive這些 VR眼鏡?
如果不玩遊戲,又或者邊玩手機遊戲,邊聲稱自己不會玩的話,答案是:「忘記世上存在這東西吧?」
假如需要或不想額外花錢提昇電腦,覺得Xbox one/PlayStation 4足夠的話,還是兩三年後,才看看情況。
因為...這一刻,仍然不是你們投入 VR世界的適當時候!
無論有意或無意,我也覺得現在這麼高的售價和配備,是有其好處。因為肯花這筆錢的話,必定對此有一定的愛或遠景,更重要的是,容錯度很大。
此刻,最大問題是深度,彷彿回到手機遊戲早期蓬勃那時光;大部分作品出來的效果,絕對令人讚嘆、驚奇,然而十分鐘、二十分鐘、一小時過去,頓時感到玩法感到單調,事關大家焦點放在探索新領域林林種種,很需要浸淫多一段時間,直至有人創作出成熟又驚人的作品為止。
更何況,個人認為,發展關鍵就只有一個:遊戲!
眾所周知,不止是遊戲業也熱衷進入 VR,不過 VR講求沉醉,除了遊戲以外,令我真正沉醉入一個世界的影片,亦只有那些利用Unreal、Unity等引擎製作的,其他的...頭幾分鐘吧...很認真的說,「Toy Story VR」與「愛情動作 VR」二擇其一的話,絕對選擇「Toy Story VR」。
是的,我試了愛情動作片,一會兒便會發現真的很無聊,沒甚麼特別。
相似題材
|
其他參考
|
Oculus Rift - 官網 Project Cars - 官網 BigScreen - 官網 |